青杠碗的功效与作用
摘要:
青杠碗
拼音名:Qing Gang Wan
别名:毛猴儿,虫波罗,橡子肉,青枫转,栗橡子,栗江子。
中药青杠碗为壳斗科植物栓皮栎的果壳或果实。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栓皮栎,落叶乔木,高达30米,胸径1米。树皮栓皮发达;小枝灰棕色,无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~5厘米,无毛;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,长8~15厘米,宽2~6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具芒状锯齿,上面深绿色,下面具灰白色短绒毛,侧脉13~18对,直达齿端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序长达14厘米,花序轴被褐色绒毛,花被2~4裂,雄蕊通常5;雌花生于新枝叶腋,有短梗。壳斗杯形,包坚果约2/3,连小苞片径2.5~4厘米,小苞片钻形,反曲,有短毛;坚果近球形或宽卵形,高约1.5厘米,先端平圆。花期3~4月,果期翌年9~10月。
性味与归经
味苦;涩;性平。
功效与作用
止咳;止泻;止血;解毒。主治咳嗽;久泻;久痢;痔漏出血;头癣。
使用方法
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内服:煎汤,10~15克。
各家论述
- 《广西药植名录》果实:健胃,收敛,止血痢。治痔疮,恶疮,痈肿。
- 《贵州草药》果壳:止咳,涩肠。治咳嗽,水泻,头癣。
摘录于
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