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骨藤的功效与作用
摘要:
乌骨藤
拼音名:Wu Gu Teng
英文名:Root of Glaucescent Fissistigma
别名:确络风,大叶酒饼藤,牛耳风,火索藤。
中药乌骨藤为番荔枝科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白叶瓜馥木,攀援灌木,高达3米。叶互生,近革质,长椭圆形,长7~17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通常圆形,或为短尖,上面深绿色,下面灰白色;叶柄长约1厘米。花数朵集成聚伞式的总状花序,被黄色绒毛;萼片3,卵状三角形,被黄毛;花瓣6,2轮,外轮花瓣阔卵形,先端钝,长约7毫米,宽5毫米,内轮花被小,长约5毫米,宽3毫米,被黄毛;雄蕊多数,长约1毫米,药室长椭圆形,药隔与药室等长,为阔三角形;心皮有毛,柱头2裂。果实绛红色,圆球形,径8毫米。
药材性状
根圆柱形,略弯曲,直径0.5~1.5厘米。表面棕黑色,具浅纵皱纹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。质硬,断面皮部浅棕色,木部灰黄色,有细密放射状纹理和小孔。气微香,味微苦,辣。
根横切面:木栓层为数列黄棕色木栓细胞。韧皮部宽厚;韧皮纤维与薄壁组织相间排列;韧皮射线呈喇叭状,外侧有石细胞散在。形成层明显。木质部发达,导管单个散在或2~3个径向相连。乌骨藤溥壁细胞含淀粉粒和草酸钙方晶。
鉴别方法
取乌骨藤粗粉5克,加乙醇适量回流提取1小时,滤过。滤液浓缩至浸膏状,加少量2%盐酸捏溶,滤过。滤液滴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,产生红棕色沉淀。(检查生物碱)
上述酸不溶部分用少量乙醇溶解,加少量镁粉及浓盐酸,溶液显鲜红色。(检查黄酮类)
性味与归经
味辛涩;性温;归肝经。
功效与作用
祛风湿;通经活血;止血。主治风湿痹痛;月经不调;跌打损伤;骨折;外伤出血。
使用方法
内服:煎汤,10~20克,亦可酒泡服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摘录于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